诗人

中国诗人王长征获西语“金鹰奖”

日前,中国诗人王长征凭借汉西双语诗集《北方的沉默》,斩获西班牙语作家联盟主办的国际文学奖项“金鹰奖”。“金鹰奖”由拥有140余国分支、超300万参与者的国际组织UHE(西班牙语作家联盟)于1992年设立,旨在嘉奖全球范围内推动文学发展、促进跨文化对话的创作者,

诗人 西语 金鹰奖 uhe 王长征 2025-10-10 16:48  2

穿越回唐朝,你与哪位诗人是邻居

十五年来,这位痴迷于长安城历史的学者,几乎走遍了西安的每一条街巷,翻阅了无数古籍,只为重现那座千年前的世界之都。如今,作为研究隋唐长安城的青年学者,他介绍起长安城的“著名景点”,如数家珍。假如要选一位导游陪你“穿越”,崔凯绝对称职。

唐朝 诗人 穿越 崔凯 哪位诗人 2025-10-10 13:30  3

麻园诗人十一“精准踩雷”?29场音乐节落地,10场延期取消波及超百组艺人

回望这个热闹非凡的假期,音乐节的落地情况究竟如何?据音乐财经(ID: musicbusiness)的不完全统计,今年国庆期间原计划举办的音乐节中,最终成功落地的共有29场,另有10场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期举行。这意味着,每四个项目中就有一个未能成功举办,音乐节市场

音乐节 艺人 诗人 麻园诗人 麻园 2025-10-09 22:09  4

穿越回唐朝,你与哪位诗人是邻居?

十五年来,这位痴迷于长安城历史的学者,几乎走遍了西安的每一条街巷,翻阅了无数古籍,只为重现那座千年前的世界之都。如今,作为研究隋唐长安城的青年学者,他介绍起长安城的“著名景点”,如数家珍。假如要选一位导游陪你“穿越”,崔凯绝对称职。

唐朝 诗人 穿越 崔凯 哪位诗人 2025-10-09 12:49  2

六上语文第六单元情景卷

地球,这位人类的母亲,是那样晶莹可爱。她无私地为我们提供kuàng chǎn资源,bǔ yù着世间万物。可如今,部分地区的环境遭到huǐ huài,资源面临kū jié。幸运的是,许多人开始行动:老人在山间种下树苗,让青山焕发活力;农民在田埂上辛勤劳作,把希望

诗人 李白 天涯 王安石 刘禹锡 2025-10-08 21:44  5

中国诗人为何对月亮情有独钟?

中国自古就有拜月、咏月和赏月的传统。明月当空,古人感其清冷,赞月光皎洁,也悲伤阴晴圆缺。月亮一直是中国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。中国的月崇拜从何而来?咏月为何能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?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昕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。

诗人 月亮 王昕 桂树 咏月 2025-10-06 21:02  4

诗人在长安——白居易

大唐元和二年的早春,风中还带着料峭的寒意,但阳光已经变得有些温度,懒洋洋地洒在长安城百万片灰瓦上。白居易,时年三十六岁,新任的左拾遗、翰林学士,正骑着马,随着散朝的人流,缓缓行在通往城东南的大道上。他特意绕了点路,想去曲江边走一走。

诗人 长安 白居易 张籍 青龙寺 2025-10-06 14:14  4

个性鲜明,诗意绵长,推荐一品,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诗歌《秋日》

里尔克的《秋日》带有自然的神性,诗人先以夏日为引子,展现自然的力量,连主的影子都能投射在日规上,让秋风刮过田野,让果实丰满,仿佛自然凌驾于一切之上,其力量亦虚亦实,让人心存敬畏,又生喜悦。例如第二节写秋日的丰收景象,无不透着自然的馈赠。第三节,诗人书写秋日时候

诗歌 诗人 奥地利 里尔克 秋日 2025-10-05 16:45  2

“从此萧郎是路人”,唐代诗人崔郊的小诗《赠去婢》是何意

中国古代诗歌,在唐朝是一个兴盛发展的时期。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,他们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。在唐朝时期,也有名气不大的人,仅凭一首优美的小诗,让后人感叹。唐朝元和年间有一位名叫崔郊的穷秀才,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事,心有感概,情不自禁写

诗人 唐代 萧郎 崔郊 唐代诗人 2025-10-05 08:11  4

唐代诗人项斯的唐诗不够有名,却因为逢人说项这个成语而留名千古

唐代诗人项斯的际遇,堪称中国文学史上“伯乐识才”与“典故赋能”的经典案例——他的诗作虽未达到李白、杜甫般的巅峰传播度,却因“逢人说项”这一成语,成为跨越千年的文化符号,这种“以典故传名”的现象,恰恰折射出唐代文人圈层的交往生态与语言传播的奇妙力量。

诗人 唐代 唐诗 唐代诗人 焙茶 2025-10-04 18:17  3

当我翻检时代的骨骼、灰烬与硬块——关于几位60后诗人的阅读散记

在谈论这几位诗人的时候,我意识到了某种随意性,因为这一组合完全是随机的。但我同时又感觉他们好像彼此有着某种内在的呼应性,放置在一起时的某种“扩展性”,因为他们有可能会共同隐喻着一种趋势或现象,在当代写作中的一种可能的共性。这很复杂,只能在单个的谈论中彼此彰显。

诗人 灰烬 60后 散记 阅读散记 2025-10-01 18:52  5